在校生
教职工
校友
考生
招聘
捐赠
信息门户
教工邮箱
图书馆
English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办学数据
历史沿革
学校章程
机构设置
机关部处
教学单位
教辅单位
科研单位
群团/附属单位
师资队伍
师资概况
教授名录
人才培养
专业培养
本科生
研究生
博士后
继续教育
科学研究
科研信息
科研平台
重点学科
成果转移转化
华农学报
社会服务
校园文化
大美华农
卢永根先进事迹陈列展
校园文化路线
华农人物网
对外交流
招生就业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就业(本科生 研究生)
继续教育招生
学校标识
信息公开
来访预约
学术动态
首页
学术动态
2025-04-03
食品学院吕慕雯副教授在大蒜素、胡椒碱等香辛料食品因子功效机制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期,食品学院吕慕雯副教授课题组在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中科院1区,影响因子5.7)期刊上发表2篇论文,在香辛料(胡椒碱、大蒜素)的功效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成果。 课题组在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上发表题为“Regulating Effect and Mechanisms of Piperine on Glucose Homeostasis”的综述论文。食品学院硕士张彬鑫为论文第一作者,吕慕雯副教授为通讯作者。本文综述了胡椒碱在细胞模型、动物模型和人体临床试验中对葡萄糖稳态的调节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该研究介绍了胡椒碱通过多种途径平衡机体内葡萄糖稳态,包括激活AMPK/PI3K-Akt等关键信号通路,改善线粒体功能,抑制脂质异常蓄积及炎症因子释放,调节肠道菌群多样性等。这些分子层面的调控作用有效缓解了机体的胰岛素抵抗和糖脂代谢紊乱。 同月,题组在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上发表题为“Allicin I
2025-04-03
动物科学学院吴珍芳教授团队揭示中西方猪种双向基因渗入是现代猪种形成的重要原因
近日,我校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猪禽种业全国重点实验室吴珍芳教授课题组在知名学术刊物Advanced Science(中科院1区Top期刊,影响因子16.3)在线发表题为“Origins, Dispersal, and Impact: Bidirectional Introgression Between Chinese and European Pig Populations”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通过整合现代家猪与古代家猪DNA数据,进行跨群体基因渗入分析,从基因组层面系统揭示中西方猪种双向基因渗入现象及其对现代猪种遗传特征形成的关键作用。发现我国华南地方猪对现代欧洲瘦肉型猪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对瘦肉型猪的基因渗入比例为16.6%。同时,具有双向渗入信号的BMP2基因座优势单倍型及其上游的复杂结构变异(Structural variation,SV)对猪体型改良有显著贡献。本研究揭示了中西方猪种的双向基因渗入历史,研究结果为优化杂交育种策略和种质资源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中西方猪种双向基因渗入模式研究 基因渗入是提高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驱动表型特征形成的重要进化力量,在
2025-04-02
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谢贤安课题组在菌根真菌基因沉默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近日,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谢贤安课题组在丛枝菌根(AM)真菌基因沉默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成果在国际权威期刊New Phytologist(中科院一区Top, 影响因子10.2)连续发表学术论文2篇。 AM真菌能与70%以上的陆地植物形成共生体。但其专性生物营养特性和细胞多核特点长期制约着相关研究和应用。虽然宿主诱导基因沉默(HIGS)和病毒诱导基因沉默(VIGS)技术已在AM真菌研究中应用十年,但对非共生阶段和共生早期基因功能的研究仍存在技术瓶颈。 研究团队创建了AM真菌喷雾诱导的基因沉默(Spray-Induced Gene Silencing,SIGS)技术体系,并成功应用于异形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rregularis)G蛋白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功能解析。 研究发现,沉默RiRgs3、RiGpa3和RiGpb1任一基因均会显著抑制孢子萌发和附着足形成,证实了SIGS技术在AM真菌基因功能研究中的有效性。相关研究成果以Spray-induced gene silencing of three G-protein signaling genes from
2025-03-28
学报(社科版)召开第四届编委会第二次会议
为推动安博网页版学报(社会科学版)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其学术影响力,近日,学报召开第四届编委会第二次会议,重点围绕学报制度建设、栏目优化、重点选题策划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 学校党委书记、学报(社科版)主任委员兼主编李凤亮教授指出,近年来,学报发展态势良好、进步明显,但面对学术期刊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学术界对期刊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未来发展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他表示,编委会是学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希望编委会成员继续发挥学术引领作用,将学报打造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要学术平台。编辑部要认真梳理意见和建议,完善制度设计,优化栏目设置,推动学报在新形势下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学报的学术影响力。 学报(社科版)副主任委员兼常务副主编段伟教授解读了最新的审稿制度、编校制度和编委会章程,并介绍了栏目调整思路和下一步发展规划。他提到,希望通过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审稿和编校流程、提升稿件学术质量、充分发挥编委在选题策划、学术审核和期刊推广等方面的作用,提升学报影响力。 与会编委围绕制度文件和栏目优化展开深入讨论,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如在外审制度方面,编委建议加强专家库建设,确保评审的公正性和专业
2025-03-28
农学院王兰/刘向东团队鉴定了一个调控水稻粒型的基因OsGSW3.2
近日,农学院王兰/刘向东团队在水稻粒型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The Plant Journal(影响因子6.2)发表了题为“The naturalvariation alleleOsGSW3.2in Oryza rufipogon isinvolved in brassinosteroid signaling and influencesgrain sizeand weight”的研究论文。 野生稻蕴含丰富的有利基因,是水稻品种改良的重要种质资源。本团队于2022年,2023年先后从广东遂溪普通野生稻中克隆到调控水稻粒型调控基因qGL3.5、GSW3,并发表在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Plant Physiology上。本研究是本团队从该野生稻中克隆到的第3个调控水稻粒型的基因OsGSW3.2,该基因通过与OsGSK4互作调控水稻的粒型与粒重,并与水稻驯化相关。 本研究描述了OsGSW3.2的分子功能及调控水稻粒型与粒重的分子机理。OsGSW3.2具有一因多效,除了影响水稻的粒型与粒重,还影响水稻籽粒芒的发育、以及叶绿素含量等。
2025-03-26
生命科学学院胡宇飞课题组实现T-DNA高效定点插入并开发相关应用
近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胡宇飞课题组在Plant Journal上发表题为“Efficient targeted T-DNA integration for gene activation and male germline-specific gene tagging in Arabidopsis”的研究论文。
2025-03-24
生命科学学院邓诣群教授团队在霉菌毒素对细菌耐药性演化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近日,生命科学学院邓诣群教授团队在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期刊(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影响因子10.3)上在线发表了题为“Emerging threat to antibiotic resistance: Impact of mycotoxin deoxynivalenol on gut microbiota and clonal expansion of 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 enterococci”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又称呕吐毒素,简称DON)能够通过扰乱肠道菌群,加剧抗生素耐药性传播,并推动多重耐药肠球菌的克隆传播。这项研究为理解污染物如何加速抗生素耐药危机提供了关键证据,警示需重新评估霉菌毒素对公共卫生的潜在威胁。 DON是由镰刀菌属等真菌产生的有毒代谢物,作为污染最广泛的霉菌毒素,其踪迹遍布全球粮食供应链。研究显示,全球超60%的谷物样本中检出DON,在水体、动物饲料及人类尿液中的污染水平也持续攀升。这种毒素通过污染的小麦、玉米等主食进入人体,长期低剂量暴露可破坏肠道屏障功能,但其对抗生素
2025-03-22
我校作为国内唯一通讯单位引领国际大科学计划FarmGTEx项目
近日,我校作为国内唯一通讯单位的国际大科学计划FarmGTEx(农业动物基因型-组织表达项目,The Farm Animal Genotype-Tissue Expression Project)白皮书以Perspective文章的形式在Nature Genetics发表。 FarmGTEx计划旨在通过建立农业动物的多组织遗传调控效应图谱,解决农业动物基因表达的遗传决定问题。该大科学计划由我校动物科学学院畜牧学科团队与来自14个国家91个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联合发起。 农业动物在数千年的驯化和人工选择中积累了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这些动物在抗病性、生长效率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表现出复杂的基因表达模式,但其调控机制尚不明确。为了揭示这些机制,推动畜禽精准育种和人类医学研究,“农业动物基因型-组织表达(FarmGTEx)”项目应运而生。FarmGTEx项目计划通过整合全球农业动物的基因组-转录组数据资源,建立农业动物的多组织遗传调控效应图谱,探究农业动物基因表达的遗传决定问题。 FarmGTEx项目自2018年启动以来在农业动物遗传育种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项目团队通过对公共数据库
2025-03-20
资源环境学院蔡昆争教授团队在土传病害绿色防控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资源环境学院、农业农村部华南热带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蔡昆争教授团队在Agriculture Ecosystems Environment (中科院一区,影响因子6.0)、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中科院一区,影响因子4.8)、Environmental Science-Nano(中科院二区,影响因子5.8)、Biochar(中科院二区,影响因子13.1)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在缓解连作障碍和土传病害绿色防控研究方向取得新进展。 课题组在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al期刊发表题为“Integrated anaerobic soil disinfestation and bio-organic fertilizers to alleviate continuous cropping obstacles: Improving soil health and changing bacterial communities”的论文。针对连作障碍引起的番茄青枯病,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土壤厌氧消
2025-03-17
我校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召开启动会
3月14日,由我校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齐龙研究员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设施蔬菜种苗智能化生产关键装备创制与应用”启动会在广州召开。项目由安博网页版牵头,联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华东交通大学、合肥佳富特机器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东伟丽种苗有限公司等10家优势单位共同承担。 校党委副书记丁红星书记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专项主管胡小鹿,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科技教育处二级调研员李振柱讲话。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赵春江,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研究员杨其长,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发展部副部长吴海华,上海大学教授苗中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尚庆茂,安博网页版教授马旭,浙江理工大学教授童俊华,北京中天易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主任会计师陈峰等8位项目咨询专家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方式参加会议,学校科学研究院负责人主持会议。 会上,丁红星介绍了近年来学校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他表示,学校将积极在政策保障、组织协调、经费管理等方面对项目予以支持,确保项目资源高效配置、团队协作顺畅,助力项目产出更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488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
/
49
跳转到
最新动态
2025-04-03
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来校交流推进合作事宜
2025-04-03
学校召开引才工作推进会
2025-04-02
学校召开2024年度二级单位目标考核述职评议会
2025-04-01
校领导带队到温氏集团调研交流
媒体华农
2025-02-27
【微言教育】高质量启动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调研座谈会召开
2025-04-03
【南方+】华农、广油在电白马踏合作共建沉香产学研基地
2025-04-03
【中国新闻网】加强科技服务 广东今年力争新造油茶近27万亩
2025-04-02
【央视新闻】[中国三农报道]春耕中国 广东广州 智慧无人植物工厂 重新定义“种菜”
KY.COM开云体育(中国)科技公司
|
开云足球_开云(中国)
|
KY.COM-开元(中国)
|
问鼎官方app下载站-问鼎(中国)
|
问鼎在线-问鼎在线(中国)
|
KY.COM-开元(中国)
|
九游平台-九游(中国)一站式服务平台
|
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STAR SPORTS
|
开云足球_开云(中国)
|